拆遷期間房產糾紛怎么處理?
2023-01-07 16:15:49 來源:互聯網
提起拆遷期間房產糾紛怎么處理?大家在熟悉不過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那你知道拆遷期間房產糾紛怎么處理?嗎?快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拆遷期間房產糾紛怎么處理?
【資料圖】
1、解決房產拆遷糾紛的辦法是當事人之間首先可以協商解決。
如果協商不成的,可以請求政府依法進行處理;但如果對行政處理的決定不服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2、具體不同糾紛的處理
(1)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承租人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內拒絕搬遷,形成糾紛。這類糾紛的處理:
依法成立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因此,此類糾紛應當依據《民法典》的有關規定,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如果拆遷當事人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可以提起民事訴訟。
(2)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承租人達不成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形成糾紛。這類糾紛的處理:
①行政裁決:經當事人申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的內容應當包括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②依法起訴:若拆遷當事人對裁決不服,可以在接到裁決書之日起60日內向作出裁決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在接到裁決書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③強制拆遷:如果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拒絕執行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的裁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內未搬遷的,可以依法實施強制拆遷,由房屋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執行,或者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二、簽署了拆遷安置合同后,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1、簽署了拆遷安置合同后,發生糾紛,首先按照合同的約定處理。
由于拆遷人占比例較多的是房地產開發公司,這些部門的性質,決定其必須追求最大利潤。
因此,實踐中這些部門往往以低廉的價格拆遷原居民住宅,對拆遷人的補償費用往往過低或者違反拆遷安置合同沒有進行有關補償,這類糾紛訴至法院的也很多。對于補償糾紛的處理,在審理時,如果拆遷安置合同有約定,應按照拆遷安置合同的約定來處理;沒有按照合同約定來履行的一方,應承擔違約責任。
2、對于作價補償,應按照所拆遷房屋建筑面積的安置價格結合成新結算補償的金額,在補償時也應充分考慮地段的差異。
對于不同使用性質的房屋應有不同的補償標準,這里主要是指住宅用房和營業性用戶。拆遷中如何認定房屋的使用性質,是當前拆遷安置中爭議較大的一個問題。應按拆遷房屋實際使用的性質來認定。對于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的,拆遷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3、對于被拆遷房屋的承租人,在租賃期限未滿時,則承租人對該拆遷房屋享有使用權。
對此承租人有要求拆遷人和房屋產權人返還已付租金并賠償其損失的權利。如果房屋所有權人進行了產權調換,承租人與原房屋所有權人之間的租賃關系應當繼續維持。在過渡期限內,承租人自行安排住所的,拆遷人應當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對于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應按城市市政府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于因拆遷人的責任延長過渡期限的,對此拆遷人除應承擔違約責任外,還應當自逾期之日起增加臨時安置補助費。
拆遷期間,拆遷方、被拆遷方可能會發生房產糾紛,若糾紛發生之前,已經簽署拆遷補償協議,那么房產糾紛發生的時候,首先可以按照簽署的拆遷補償協議處理糾紛。若是簽署的糾紛之中并沒有約定處理糾紛的辦法,那么可以在房產糾紛發生的時候,臨時約定處理糾紛的辦法。
標簽: 拆遷安置 房產糾紛 被拆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