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訴訟時效是多少?合同不能履行的情形的法律后果
2023-02-22 16:18:56 來源:法律專家網(wǎng)
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根據(jù)《民法典》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合同解除訴訟時效
對于合同解除權而言,其是沒有訴訟時效的,而只有除斥期間。當事人必須在規(guī)定的除斥期間內行使合同解除權。
除斥期間是指法律規(guī)定某種民事實體權利存在的期間。權利人在此期間內不行使相應的民事權利,則在該法定期間屆滿時導致該民事權利的消滅。具有如下特點:
1、除斥期間一般是不變期間,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斷或者延長。
2、除斥期間消滅的是權利人享有的實體民事權利本身,如追認權、撤銷權、解除權等。
3、除斥期間規(guī)定的是權利人行使某項權利的期限,以權利人不行使該實體民事權利作為適用依據(jù)。
4、除斥期間是自相應的實體權利成立之時起算。
故而,合同法所約定的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該一年的期間為法定的期間,而非除斥期間,其后面規(guī)定的五年期間為除斥期間。
合同不能履行的情形的法律后果
(一)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論是否可歸責于債務的事由,債務人均應承擔違約責任,但應免除債務人的實際履行責任;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請求賠償損失。
(二)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債務人應免除實際履行責任,但應承擔違約責任;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并請求賠償損失。
(三)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致一時履行不能,待不能原因清除以后,債務人應履行原債務,并承擔違約責任。
標簽: 合同解除訴訟時效 合同不能履行的法律后果